善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!慣性賴床者的6個月實踐心得

DSCF5675

我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下班後與週末才是我的創作時間。

大多數的斜槓人都有一樣的困擾——下班後就累得剩半條命,並以此為藉口推遲晚間的待辦清單,直到睡前又懊悔不已,於是又捨不得睡覺,或者焦慮難眠。

我家的採光極佳,春夏季的五點後,屋裡就很是明亮。我會逼自己躺到六點半,再睡眼惺忪的關掉第一個鬧鈴,等待第二個、第三個賴床鬧鐘接續響起,再像個喪屍一樣爬起來洗漱、吃早餐。早餐後又攤在沙發上打盹,直到非出門上班不可。

為什麼我決定早起一小時

這樣渾渾噩噩的度日,讓我愈來愈焦心。後來,我找到了對我有用的方法——把想做的事情挪到睡醒後進行。我一邊閱讀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》這本書,並且把起床的鬧鐘調早了一個小時,至今實行得很順利,也有了一些心得。

我的早起計畫與晨間習慣

前一天的晚上

自從我把鬧鐘調早一個小時之後,我就放棄在晚上安插任何待辦事項,決定依自己當天的狀態隨性地度過下班後到睡前的這段時間。我可能會在本子裡塗鴉、整理創作靈感、運動或整理房間。

DSCF6091 局部

起床時間的調整

我的早起計畫還算順利,很快就調整好生理時鐘。也常常早鬧鐘一步就提前醒來(可能是家裡實在太亮)。最大的不同是,如果我比鬧鐘還要早醒來,我已經沒辦法為了貪圖那幾分鐘而閉起眼睛,而是會興奮地趕快起床——因為我可以趕快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。

在實施早起計畫之前,我都是在六點半起床,後來為了養成新的晨間習慣,我把鬧鐘調整成5點半,我後來還刪除了賴床鬧鐘,我很驚訝我真的不會賴床了!

早晨習慣

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把蛋跟地瓜丟進電鍋裡(我每天都吃蛋跟地瓜當早餐),才去洗漱和整理。吃完早餐後,會煮一杯咖啡,一邊進行插畫創作。從吃完早餐到出門上班的這段時間,恰好有一小時的時間可以讓我運用。

每天提前一小時起床並不算多,但剛睡醒時的精力與專注力讓我能完成比平常更多的事,畫圖的效率也提高不少,我也不會感覺自己像條鹹魚社畜,一起床就要去上班了。

起床後,「不」立即回覆訊息

起床後不馬上滑手機、回E-mail等說法隨處可見,而睡醒後馬上回訊息的感覺真的不太好,我以為是因為早上時間緊迫了,還要看手機、回訊息,才會令人倍感焦慮。直到我看到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》書中提及:

「起床後立刻查看電子郵件」表示你用當天的現實來喚醒自己,這種方式會讓大腦承受極大的壓力,導致你態度消極(而非積極),因為你決定先去承擔他人的需求,而非處理自己的需求。

所以我也有意識地避免睡醒後立刻回訊的行為,恰好與我的數位排毒計畫相呼應。

新晨間習慣的實踐心得

對自己溫柔,接納今日的一切

我是容易心生焦慮並流於內耗的性格,所以會搭配正念練習去留意自己的思緒,調整自己的狀態。關於正念的具體實踐方法,我很推薦陳德中老師的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。

無論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,我試著平心靜氣地寫下來並接受它,即便今天依然只前進了一點點(或是一事無成),我還有屬於自己的明日早晨可以期待。

DSCF6089 局部

期待起床,便不再賴床

從前,六點半的鬧鐘只叫得醒我的手指,我會痛苦的關掉它,再等待所有的賴床鬧鐘響完,然後硬把自己拽下床,迎接早晨就像一場難熬的惡夢。

現在雖然提前至五點半起床,但因為太期待早晨,我前一晚不只更好入睡,早上也告別了喪屍狀態。

待辦事項貴精不貴多

我以前很愛用待辦清單填滿本子(自以為這樣很厲害?),做不完再來焦慮、責備自己,但我不想這樣度過我起床後的一小時。前一晚安排待辦事項時,我會問自己:如果人的一天就只有這一小時,我會選擇用這一小時來完成什麼事情?

早起的這段時間是為了享受生活,不是把自己關進集中營。

多方嘗試,不需照抄別人的習慣

書中有許多受訪者表示,起床後會冥想與運動,我也曾想過照搬,結果這樣的模式使我不自在;尤其早上運動會出汗,還要再洗一次澡讓我覺得特別累。

不過我也很慶幸自己有嘗試過,我才知道自己真的不喜歡,也體會到,養成新習慣和享受生活的方式,就是保持彈性、多方嘗試。

重點不是早起,是起床後的時光

起初,我會在子彈筆記中紀錄起床的時間,但我每天都設同樣時間的鬧鐘,寫下起床時間其實沒有意義。回想之前那個早起後卻癱在沙發上打盹的自己,我發現重點其實不在於「早起」本身,而是「自己」

後來我改在日誌裡簡短描述我當天的精神狀態、心理狀態、能量狀態,不好的地方就做出調整,好的地方就維持。

延伸閱讀與書單

無論晨型人還是夜貓族,每個人每一天都要度過起床的那段時間。我們的一日都從這裡開始,所以要把睜開眼後的那段寶貴光陰留給自己。

不管幾點醒來,都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黃金一小時。

屬豬妹

屬豬妹

插畫圖文創作|簡單生活